导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中国科技,成为抗疫前线的中国英雄。
当新冠疫情肆虐时,全世界各地都部署了一支自动化部队来应对这次危机,他们走进被称为“无人区”的医院,看护病人、进行消毒、运送物资,在分担工作量的同时也减少医护工作者的感染风险。
在这些铜头铁臂的机器人小伙伴中也有我们的同胞,今天智东西就带大家走进新冠战“疫”中发光发热的中国机器人们和他们背后的故事。
一、智能方舱医院内的“方舱英雄”
1月23日,在武汉宣布封城后,很多中国机器人公司都联系医院或相关机构,表示随时为国家提供问诊、测温、消毒机器人等协助医疗救治工作。其中位于武汉洪山体育馆,可容纳200名患者的智能方舱医院格外引人注目。
▲与病人互动的机器人
智能方舱就是以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为基础,4G/网络为支撑,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数字化管理,完成人机协作、病人的互动和交互等任务。
智能方舱的第一步,就是机器人能“自由”移动。
洪山体育馆中所有的机器人都通过单个虚拟网络节点连接到云端大脑,再通过云端大脑内已经存好的区域地图,达到对应位置点。医生或者操作人员可以通过云端大脑,查看机器人当前的位置和工作状态。
▲数字方舱监控平台
第二步就是通过机器人,满足病患的时时需求。
方舱医院中有12个机器人执行不同的功能,从运送食品、饮料和药品、监测生命体征和消毒地面。病房外还安装了一个监控病人健康信息的显示系统,医生和护士可以根据显示器提供的信息来为机器人分配后续的任务。
该智能方舱医院的建造者达闼科技(CloudMinds)的CEO黄晓庆提到,这次搭建智能方舱医院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实验,在此之前,中国,甚至全世界,都从来没有一个全自动的、由机器人运行的医院。而他们也仅有几周的时间来设计图纸、联系其他公司取得辅助设备,并在武汉封锁期间把硬件和工程师送入武汉,对整体设备进行测试和调整。
在武汉疫情解除后,曾经的方舱英雄也被送回北京总部,进入下一步的研发和调整,期待在未来机器人意料中继续发光发热。
二、坚守一线使命必达的“巡检英雄”
在接收危重症患者的医院一线,也不乏看见中国机器人的身影。如果在三月走进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全市唯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我们就能看见三个不算高的白色身影安静地运行在医院内外,承担监控体验,环境消杀的工作。
在医院门诊处、走廊里行走的小机器人叫智巡士(MBOT),别看它不高也不大,但能干的工作可不少。通过红外和可见光双目摄像头,智巡士可以在2.5-3.5米的远距离内,同时检测多达15人的体温,测温精度≤±0.3℃,效率达人工测温的20倍以上。通过在面部识别算法加入防抖技术,智巡士可以在人流移动的情况下检测口罩佩戴情况。当发现视野覆盖范围人流密度过高时,智巡士也会发出语音播报,提醒人们保持安全距离。除了巡逻检测,智巡士另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消毒杀菌,防止医院发生二次传播。为此,智巡士配备了可挂载的消杀喷雾,能定时定点进行杀毒工作。
▲室内机器人智巡士 图源RC
在门诊大楼外,进行安访巡逻的小机器人叫安巡士(ATRIS),它和兄弟智巡士功能相似,区别就在于因为要承担室外更大范围的巡逻和消毒,安巡士喷洒范围更大,单次消杀就能覆盖1km路径,每日可在重点区域实施多次定点巡回式消杀,把病毒杀死在襁褓之中。
▲室外机器人安巡士图源RC
防疫机器人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叫克鲁泽(Cruzr),它会在一直呆在门诊部内部,为来访人员提供防疫知识、疫情政策等信息。如果患者需要预约医生,也可以通过克鲁泽视频远程咨询值班医生,进行在线视频诊断。
▲问询机器人克鲁泽 图源RC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发热门诊主任刘粤表示:“如果没有这些机器人的帮助,医护人员需要为每一位病人测体温,但有了机器人之后,一分钟可以监测200多个人的体温,极大地改善了工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保护了医护人员,降低感染风险。机器人在防控疫情一线上岗后,不仅可以为医护人员分担工作压力,在防护设备紧缺的困难时期,还可以减少防护设备的消耗。”
和建造智能方舱医院的达闼科技一样,防疫机器人的总设计师,深圳优必选科技也是在武汉封城前后收到抗疫号召,在春节期间紧急投入设计生产。从1月20日开始讨论机器人疫情防控的解决方案,到2月25日三款智能防疫机器人落地,分批到达深圳第三人民医院投入使用,一个月的时间,这不仅是科技制造迅猛进步的中国速度,更是不忘初心使命必达的中国决心。
三、内销转出口的“大国英雄”
中国机器人不仅活跃在国内的抗疫前线,也为深陷疫情的国外病患提供中国力量。
据路透社4月份的报道,意大利瓦雷泽的Circolo医院目前正在通过机器人协助医护人员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这些机器人可以近距离看护病人、传送医疗数据,患者也可以通过机器人自带的触摸屏与医生进行语音沟通。
而这一活跃在欧洲医院的机器人护士,就是来自深圳三宝公司出口的“小精灵”。
▲三宝机器人“小精灵” 图源意大利媒体
该医院重症监护部门负责人佛朗切斯科·但塔利教授也表示,使用机器人可以节省医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救护的质量。
除了意大利瓦雷泽的医院,全球还有数百台三宝机器人活跃在抗疫一线的多场景中。在荷兰的圣安娜佐格洛普集团的Annaz老年护理机构中,小精灵承担看护工作,陪同老人进行游戏、身体锻炼、与家人视频通话等,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的同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塞尔维亚的一些公共场所,小精灵是病毒防护宣讲大使,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市民出门佩戴口罩,勤洗手,多消毒。
结语:疫情当前,机器人也是中国英雄
2016年,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计划在产量、技术难点攻关、打造龙头企业、发展配套产业集群等方面为行业进步打入一记猛药。
而在这次新冠疫情的突击考试中,那些在方舱里、门诊内、病床前检测体温、杀菌消毒的小机器人们就是中国机器人行业交出的答卷。
虽然他们做的只是基础工作,虽然他们有缺陷、有不足,但每一个看似普通的机器人们都是无数中国研究者智慧的结晶,更是代表了一直以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科技,成为抗疫前线的中国英雄。
来源:Nature、IEEE Spectrum、RC、路透社、新浪财经